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要闻

新区十年 | “改”出新活力,“创”出新天地

2024-06-12 15:50:48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区澎湃发展动能

       6月11日下午,西海岸新区举行“奋进西海岸”体制机制创新新闻发布会。获批设立十年来,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改革工作安排,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区改革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注入了强大改革动力。
  聚焦聚力政治引领,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谋划布局
  十年来,新区始终把抓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紧跟上级改革部署、科学分析改革形势、精准确定改革重点、严格落实改革责任,抓难点、补短板,抓试点、求突破,抓督察、促落实,抓宣传、聚共识,全区全面深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新区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工委深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重大改革任务,区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及时调度解决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坚持清单化、任务化、责任化、工程化抓改革,将改革纳入全区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上级部署改革、承接上级试点和部门自主改革“三张清单”,理清责任台账、扣紧责任链条。十年来,新区先后获批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等上级单项改革试点160余项。
  新区突出协同推进系统施策,注重改革方案协同、改革推进协同、改革落实协同,对重大改革任务、涉及多部门参与的改革难题,集体会商、合力推进。
  同时,新区实施重点改革典型培树行动,建立“一把手”谈改革机制,开设“改革之声”“西海岸改革访谈”专栏,对改革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海洋经济发展、自贸试验、绿色低碳发展、基层治理等领域200余项改革做法获全省推广、50余项创新举措创出全国经验。

  聚焦聚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

  聚焦落实战略使命抓改革。新区以制度创新推进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等重大战略落实落地,深远海绿色养殖、物流集装化体系建设、动产质押融资等举措在全国推广示范。构建“新区管规划、管统筹、管协调,功能区重发展、重产业、重项目,镇街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区域现代化治理体系,被国家发改委评价为“最顺新区体制”。
  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抓改革。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率先组建工委科创委,加快建设高层级创新平台,试点开展行政全域科技企业创新指数评价,创新“科技专员+揭榜挂帅”机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88个“国字号”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22倍。创新实施“1+5+X”招商机制,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工作体系,京东方、潍柴等百亿级大项目落户投产,“5+5+7”重点产业实现裂变增长。
  聚焦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抓改革。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平台链接全球,外贸进出口超省内13个地市。自2019年连续发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1.0到5.0版,形成电力预装、跨域通办等300余项经验做法,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秀等级。
  聚焦乡村振兴抓改革。新区规划建设11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先行区,打造1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获批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抓改革。新区率先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灵山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完善“河长制”“湾长制”“岛长制”等长效机制,试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获批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深化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灵山岛保护区“负碳海岛”获评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聚焦聚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着力用好新区条例护航改革。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成为党的十九大后出台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条例,承接落实165项省级权力事项,为新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着力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深化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建设22处海洋特色信息采集点,110条建议得到采纳,连续两年在全省工作座谈会上介绍经验,全国人大推广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经验做法。
  着力搭建协商民主新平台。打造“倾心协商”“倾心西海岸界别同心汇”“倾心悦读”等系列履职品牌,搭建“政协市集大舞台”等“一线”载体,实现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着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率先发布预防性法治建设白皮书,创新打造全省首个线上线下“法律服务超市”,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整合八大领域行政执法权,有效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难题,经验做法全国推广。
  聚焦聚力社会体制改革,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供给机制更加优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托管办学,“三优三美”模式在全国推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率先试点建设“健康服务共同体”,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养老、救助、婚俗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长期护理保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刊发。
  社会治理创新更有成效。成立全国首家区级社会治理中心,设立“区-镇街-社区-网格”四级工作架构,搭建“一家亲”“诉速办”等服务平台,新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和优秀城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探索退役军人“一套机构、一个支部、一个阵地、一支基金”“四个一”工作新路子,中央改革办刊发新区经验做法。
  城市更新更具特色。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为重点,建成东方影都、世界博览城等新地标,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立体停车、综合管廊集约空间,城市云脑赋能高效治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新区召开。

  聚焦聚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夯实基础

  以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新区建立正向激励、能上能下、容错免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实施“挂图作战”“揭榜挂帅”“擂台比武”,激发干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昂扬斗志。深化人才引育机制创新,“梧桐树”聚才计划、校长基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地开花,21所驻区高校与新区融合发展,集聚各类人才84万人。
  以改革夯实基层党建堡垒。组建八大领域党工委,构建功能区区域化党建体系,建立重点产业链党建联盟,在城市社区、产业园区等设立“红帆支部”,完善在职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到居住社区报到长效机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