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要闻 | 敢创新路天地宽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国家级新区的首要特质就是坚持改革创新。
获批设立十年来,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的西海岸新区,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勇立潮头、斩浪搏击,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拔节成长。先后获批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等上级单项改革试点160余项,海洋经济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领域200余项改革做法全省推广、50余项创新举措创出全国经验……
深化改革创新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西海岸新区最突出的特色优势。
“西海岸新区肩负经略海洋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在海洋。但在过去,事关海洋的规划、产业、科技、生态散落在不同业务主管部门,互相之间无法形成合力。”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对此,新区从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入手,组建了工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统筹全区涉海资源力量,全面理顺海洋工作体制机制,聚焦聚力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向海开放、生态养海、陆海统筹,为经略海洋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改革支撑。
在强有力的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下,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总量从2013年的49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974亿元、翻了两番。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46%,占青岛市、山东省、全国的海洋经济总量比重分别为40.4%、11.6%、2%,总量和贡献度均稳居全市首位。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西海岸新区承担的又一国家战略。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对标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建“区关港”“区税银”等联动创新机制,建立“市级统筹、上下协同、多方参与”的全链条制度创新工作体系,探索形成了300余项具有青岛特色的创新举措,有79项获国家和省级认可、推广。
2023年,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基于数字仓库、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实现了“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获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该模式下,片区数字仓库仓储管理成本降低近40%,提货效率提高约50%,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年化融资成本降低3%-6%。
在高效能创新的带动下,青岛自贸片区区关港高效协同,海空铁无缝衔接,通关速度一升再升,企业成本一降再降,片区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22%,新型离岸、易货贸易额占全省超80%,迈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
产业向新而行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内,自动化生产线灵活运转,一批批LCD液晶显示模组鱼贯下线。“目前,我们已建成52条生产线,产能爬坡不断提速。预计今年满产后,可具备年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1.5亿片的能力。”京东方青岛区域办总经理于永烈说。
项目所在地,是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揭牌运营一年多来,这里已聚集京东方、海信视像、融合光电、万达光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产业龙头,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突破450亿元,发展进入“快车道”。
产业垂直崛起的背后,得益于“零损耗”“高饱和”的招商引资体系。西海岸新区创新实施“1+5+X”招商机制,融入专业园区招商,由区商务局统筹,5个专业招商单位和功能区、区直招商部门、区属国企以及属地镇街协同联动。以京东方项目为例,仅用30天完成近2000亩土地清场;1周时间,完成涉及9大类别300多项内容的政策答疑。同时,“要素跟着项目走”,针对重点项目,在土地、用能、资本等要素上优先保障。
今年,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招商团队也不断更新新型显示产业链全景图谱,将围绕“做强模组、突破面板、拓展终端、技术攻关”方向招商,把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打造成国内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西海岸新区制定“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工作体系,两院院士、知名企业家、央企负责人担任产业咨询顾问、招商大使,专业招商部门分产业链精准招商,“5+5+7”重点产业裂变式增长。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在西海岸新区,京东方等大项目纷纷投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专业园区全面起势,52家央企在新区布局165个重点项目,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累计348个,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赋能,智能家电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领跑发展新赛道。
厚植营商沃土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走进安迈铝业(青岛)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运转,生产热火朝天。自1998年落户青岛开发区以来,企业已多次增资扩产,总体产能不断提升,产品畅销海内外。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着企业发展信心。
去年7月,安迈铝业集团开始对增设生产线选址事宜进行评估。西海岸新区、青岛开发区、青岛自贸片区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合力支持,在原材料进口、政策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为企业研究制定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并与企业进行多轮商洽,最终形成了增资方案。
“青岛开发区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平时我们也维持了较好的沟通。比如开发区管委经常给企业介绍一些客户,让产业链更好地融合起来。”安迈铝业(青岛)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钱洪涛告诉记者。
西海岸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自2019年起,连续发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1.0到5.0版,已形成电力预装、跨域通办等300余项经验做法,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秀等级。
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新区坚持把系统集成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注重对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进行研究,强化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整体效能,实现“1+1>2”的叠加效果。
“聚焦企业个性化需求,实施集成化的体制机制协同创新改革,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协调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自然资源、金融、税务等部门,全链条、系统性、突破性、多元化梳理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清单化提出模拟审批、电力预装、联合验收等1200余项任务举措,解决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碎片化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张国栋介绍。在良好营商环境滋养下,新区十年来市场主体从6万户激增至44.5万户,区属国企资产增长10倍,“专精特新”企业从50家跃升至1445家。
未来,西海岸新区将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改革,全力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强化政策性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改革标杆,擦亮国家级新区改革创新的“金字招牌”。